陽台宮位于市城區西北30公裏王屋山華蓋峰南麓。因地處陽台而得名。唐開元十五年(公元727年),玄宗李隆基命道士司馬承桢于王屋山自選形勝,創建道院。開元廿三年(公元735年)道院竣工。有五樓三閣,取名陽台觀。玄宗親書“寥陽宮”匾額,并令其妹玉真公主進山拜師學道,朝野觸動,道風頓盛。後晉爲燕真火食蘿子栖真之所。金貞元二年(公元1154年)改觀曰宮,稱“陽台萬壽宮”。金貞二年(公元1214年)遭兵燹而毀。金樸重四年(公元1227年)重修。元至元六年(公元1340年)重修玉皇閣。曆元、明、清、民國屢次修繕。
王屋山裡竟然還有窯洞~
陽臺宮表面有好多的桃花喔~
剛好碰着小朋友放學...他們不須要大人帶..有小領隊就或者了喔~
陽台宮爲王屋山道教道教“三宮”之一,依山陽,組織鄭重,高低整齊有緻,爲三進院落。三清大殿居前,玉皇閣座後,旁列廊庑,西有道院,占地6165平方米。三清大殿(亦稱大羅三鏡殿)面闊五間,進深四間,系單檐歇山九脊殿,五踩鬥拱,爲河南省現存範圍最大的明朝木結構建築,生存糊口生涯有唐、宋遺制大風采。殿中方形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話故事,形象低劣,栩栩如生。殿内天花藻井,鬥拱層疊,魄力宏闊,打造優美,皆爲明朝藝術珍品。殿後五米高台上的三檐三層琉璃玉皇閣,爲河南省最雄偉的古閣,高近20米,五踩雲龍鬥拱整齊層疊,雲帶纏繞,範圍矮小。底台上的20根小八角石柱和閣内8根高達11米的沖天柱,承載着全閣重量,爲明朝遺物。石柱通身浮雕雲龍丹鳳、花鳥禽獸及神仙人物故事,表現了明朝汜博的藝術格調。宮内有元、明、清碑碣十數通,記實着道教史料、宮之興衰及明末農民作亂軍颠末此地的材料。
一進門有好大的普提樹~
還有龍爪樹
三清殿
團長認真的在祈求~
大陸人很愛在樹上綁紅線祈求坦然~
喜鵲喔~ 有好預兆
這樹實在俊俏~
這是龍柏~
還有鳳柏
放眼望去..景色很俊俏
要離開了..不由得和桃花多拍幾張..盼望桃花快快來~
準備離開啦...
xyz xyz軟體補給站 xyz資訊工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